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和资格审查工作分别于2021年10月24日18:00和10月26日18:00结束,共有212.3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没有通过审核的考生就要与本次国考擦肩而过了,报名阶段其实尚未完全结束,还有一些工作需要考生去做,考生还要继续完成报名工作的“…
次 时间:2021-10-28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时要注意哪些事项?1.必须严格遵守考试所在地的疫情防控要求,配合当地考试机构及相关部门做好考试疫情防控工作。2.必须带齐准考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方可进入考场。进入考场时要服从工作人员的安排。请认真核对考点、考场和座位号,在指定座…
次 时间:2021-10-28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时要注意哪些事项?1.必须严格遵守考试所在地的疫情防控要求,配合当地考试机构及相关部门做好考试疫情防控工作。2.必须带齐准考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方可进入考场。进入考场时要服从工作人员的安排。请认真核对考点、考场和座位号,在指定座…
次 时间:2021-10-28
网报结束,紧随其后的就是报名确认。受疫情的影响,今年依然是以网上确认的形式为主,要按照要求的时间提交很多材料,这些涉及到你能否顺利参加考试,甚至还跟你录取后的学生证照片直接相关,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今天就和大家详细讲一讲报名确认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大家一…
次 时间:2021-10-27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确认及准考证打印网址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确认及准考证打印网址:http://gwy.cpta.com.cn。网上报名确认时间:2021年11月1日0:00至11月7日24:00准考证打印时间:2021年11月22日0:00至11月28日…
次 时间:2021-10-27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公务员招考网上报名和资格审查工作结束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公务员招考网上报名和资格审查工作分别于2021年10月24日18:00和10月26日18:00结束,共有212.3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68:1。…
次 时间:2021-10-27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31242人,相较于去年增加5516人,扩招21.4%,招录人数近年来首次突破三万,对考生来说属于利好消息,招录规模的扩大将为更多考生提供机遇。精细比对2021和2022两年公告,我们发现公告今年在政策要求、考试分类上发生了重大变化,政策解读上更加细…
次 时间:2021-10-26
10月24日18时,2022年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报名截止。按照《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本次报名结束后仍有两天资格审查时间。据统计,本次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全国报名人数突破202万,创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人数新高,同比去年增长34.2%限制条件或…
次 时间:2021-10-26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终于迎来了结束,不少同学心里的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都在安心准备考试了,但是大家在考试之前还有几个要点一定要注意了!错过的话,可能就没法考试了!报名序号要记牢报名序号是大家报名确认和上网打印准考证的关健号码,如果通过了资格审查,2021年1…
次 时间:2021-10-26
考研报名今日结束,有的学校已经公布了报名不合格名单,报考这些学校的学生还有时间重新报名、修改信息。 但有的学校可能报名结束才会公布名单,但这个时候同学们已经不能修改信息了,可能就此浪费了一年,所以同学们报完名要做好自检,以防万一。 大家要注意这几点…
次 时间:2021-10-25
应试教育让学生们的压力很大,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们并不幸福,教育不断发展和创新,想办法给学生减压,让学生不成为学习的“机器”,能够全面发展,新的调整下,中考也迎来了新消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部门将体育,音乐,美术这三门课程,加…
次 时间:2021-10-25
2022年国考公务员考试报名已于10月24日18时结束。现距离笔试仅剩1个月的时间了,请大家抓紧最后的时间冲刺复习,同时也需牢记接下来的流程,做好后续准备工作。以下是公考资讯网整理的报名后续事项,大家要注意。第一、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报考者可于2021年10月15日至10月…
次 时间:2021-10-25
人民网北京10月20日电 (记者孙竞、李依环)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决定实施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动计划,开展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 首批拟组织150所高中和高校参与,在校园内配备相关急救设施设备与物品,并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急救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研制急救设施…
次 时间:2021-10-22
国内获得专科文凭后,一些学生想要前往国外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对于专科生而言,申请海外留学有哪些途径、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先获得本科文凭再申请硕士以英国高校为例,获得中国三年制大专学历的学生可以通过Top-up课程直接入读英国大学的第三年(即本科最后一年),顺利毕…
次 时间:2021-10-22
“国际双边的交流合作协议及学历学位互认,是学生自由流动、跨国流动的基本保障,也是双方学校开展实质性的办学顶层框架之一。”10月21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闫炳辰,在2021职业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发…
次 时间:202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