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热”已经持续了好多年,就当我们认为这种热潮将会继续进行下去的时候,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这些情况将会引发一次研究生界巨大的变革。
停招和限招的“硕士”
当我们以为,随着大家考研热情的不断高涨,各高校将会扩大招生量,进而让更多的学子享受到研究生教育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减少学术型硕士和全日制硕士的招生规模。
以复旦大学为例,今年五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宣布将于明年停止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而其软件学院其实早在去年就已经宣布今年将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研究生。
与复旦大学的停招不同,中国人民大学选择了限定生源,它的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只招收推免生,考研只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的考生。
与中国人民大学类似的还有诸如北京大学应用心理硕士、哈尔滨工业大学会计专硕、武汉大学会计专硕等,它们只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再招收全日制。
随着顶尖高校率先推行停招和限招的举措,后续还会有更多顶尖高校和普通高校跟进,推免生和学术硕士将会进一步绑定,非全日制将会逐渐成为潮流。
增加和延长的“专硕”
学术硕士和全日制发生变革的同时,专业硕士也没有闲着,河北师范大学就将于2022年开始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下的七个专业培养年限变为三年。
除了河北师范大学外,诸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河海大学等在内的多所顶尖高校,也表示会延长部分专业硕士的培养年限。
不仅学习年限要延长,专业学位硕士点的数量和专业硕士的招生比例也在增加,这也预示着,专业学位的发展浪潮正在袭来,学术硕士的定位将会发生改变。
根据相关部门印发的文件,硕士和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会依据国家重大战略以及重大需求进行扩充,预计在未来专硕的招生规模将占到硕士研究生总招生规模的三分之二。
笔者认为,过去专硕和学硕在实际培养路线上其实差别并没有理论定义的那么大,所以未来随着专硕招生规模的拓展,对于大家的影响,在感受上并不会十分强烈。
变革和升级的“制度”
根据一些头部院校在招生政策上的变化,笔者发现,推免直博生和硕士生将会成为未来高校关注的重点,也就是说,这些生源的比例将会不断放大。
对于推免生来说,他们的机会增加了,有了更大进入名校的可能性;但对于考研人来说,他们想进入名校的可能性变低了,因为接收统考生的比例减小了。
而且更令考研人感到绝望的是,许多高校的优势专业,已经关闭了统考的大门,只开放给推免生,也就是说,推免或将成为进入顶尖高校王牌专业的唯一渠道。
不仅硕士招生在发生变革,博士招生同样如此,曾经统一考试的模式将逐渐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则是博士“申请-考核”制。
转自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