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双减政策下,教培机构的转型,让一半以上父母成为了教育专家!

2021/8/16 11:16:47 人评论 次浏览

减负政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减负政策不仅仅要求对孩子学业任务的减除,更要对校外学科培训机构的减除,让这些减除的同时无疑会对某些学习形式或者内容的增加,孩子不嫩过去辅导班学习了,家长又着急考虑孩子的学习提升情况,于是很多家长还是自己专研中小学课程内容,不难看出很多机构都在朝着这个方向转型,未来可能教育培训机构将成为家庭教育或者父母课堂,但这种转型真的能奏效么?

我们可以简单分析一下,目前的家长基本上都是90后居多,这些家长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当然如果简单复习一下也能够辅导自己孩子,但是问题来了,家长们本身自己的工作已经很累了,回到家还要辅导孩子功课,甚至很多家长都没有这个时间,结果就导致为了孩子爸爸外出工作,妈妈全天全年守候,这时候所谓的爷爷奶奶最多能帮到后勤保障任务了,况且中国大部分都是普通家庭,在养育孩子同时还需要还房贷车贷,能放下手边工作的少之又少,并且家庭条件稍微不错的会送到民办学校,这样也不耽误,苦的就是公立学校的家长,时间已经完全不够用了。

所以双减政策,增加了家长的负担,但是教培机构总是有新的点子,最近因为双减政策的下发而出现转型,那就是新东方,新东方是一所教育企业,主要包括的业务有外语培训、中小学基础教育、学前教体育、出国咨询以及在线教育等。但是面对双减政策的实行,新东方在北京、杭州等地分别推出了素质教育成长中心,其中就包括“优质父母智慧馆”,其实高大上名义的背后,就是我把你家长的教育理念和知识培训好,你回去教自己的孩子,这种模式看起来新颖,但绝大多数家长其实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

因此这种所谓的家庭教育和父母课堂也就是变相的给家长增加负担,我觉得大部分家长不会买账。毕竟父母也会有属于自己的工作职责,每天也会比较辛苦,疲惫先不考虑,主要是学习这件事情已经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若想让孩子提升学习成绩,那么作为父母也应该努力学习才对。很多家长能够理解,毕竟这也是提升自己的一种机会,但是中国的普通人居多,这种理念只会在大城市的家长出现,而要是实施到县乡级别的地区,估计很难奏效

特别是现在的升学制度下,要是大部分家长不能为自己的孩子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那么接近一半的孩子注定跟高中无缘,很多人曾都表示:“如果我的孩子考不上高中,宁愿让他去工地,也不要他去上什么职中”。是啊,一个青春期的十四五岁的孩子,正好是三观塑型的关键时期,你把他丢进职中里,学不到什么东西不说,还可能沾染一些坏毛病影响他的一生。但是政策的实施往往具有双向性,近几年编制类考试中职高教师成为了香饽饽,这也就意味着职高在未来会更加正规化,所以形式的大方向没有错,就要看怎么选择了!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