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2022年326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整体深度分析

2022/4/7 10:52:16 人评论 次浏览

   2022年3.26省考刚刚结束,相信参考的各位小伙伴紧张又激动的心情并未平复,脑海中依然闪现出试卷中的题目。根据考生回忆的试题情况,在此对2022年326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做一个整体分析。(以四川省考为例)
 
  整体题量考查较往年没有变化,但各题型题量分布有变。针对近五年的省考言语题进行研究分析,以下结合图表将分析结果呈现给大家。(以四川省考为例)
\
 
  从上表可以看出,近五年省考言语理解与表达逻辑填空的考查内容变化不大,主要集中在实词和成语的辨析上。其中对于实词的考查在今年略有下降,而成语的考查却有所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四川省考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中,逻辑填空只有2道题没有涉及成语辨析,其余8题都考查到了成语的运用,成语辨析无疑成为今年逻辑填空部分的考查热点。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来,省考对于成语日常积累的重视。当然,纯实词辨析虽然数量减少,在考点上却一如既往着重考查实词的搭配,所以考生在课下不仅要注意积累词语意思,还要注意词语的常见搭配。
\
 
  同逻辑填空相似,阅读理解部分的题型题量分布趋势与以往相差不大,变化比较大的当属意图判断题,以往经常考到5个以上,今年只考到了4题。而词句理解题之前从未考过,今年却出现了。其他题型与往年变化不大,基本在预料中。
\
 
  相较于逻辑填空和阅读理解,语句表达部分则更向国考考情靠拢,2022国考语句表达部分就已经创下历年题量之最,尤其是下文推断题目更是考到了4题之多。而今年的四川省考很好的接续了国考的优良传统,下文推断增至3题,也是创下近年之最。
 
  题目来源出处以及考查文段有“玄机”。对相关言语专家的研究分析,将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四川省考为例)出处,来源、文段题材和文段话题做了一个汇总统计,从中可以分析出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查内容的侧重和出题规律。
2022年326联考言语理解题目来源和题材内容(部分)
题号网站文章名称题材文段话题
16人民网《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党史教育党史
17搜狐网《红色经典故事持续焕发生命力》文化红色资源
18环球网《在科技强国道路上扎实前进》科技基础科学
19暂缺暂缺科技企业创新
20科技日报《让科技更有担当 需从技术、社会双管齐下》科技科技创新
21暂缺暂缺文化快餐文化
22北京青年报《将传统文化记忆和精神融入现代生活》文化传统文化
23中国社会科学网《办好思政课 提升育人质量》思想品德青年思想
24暂缺《轻松读懂海洋-海水的复杂性质》科普海水的微量元素
25暂缺《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思想品德品德
26暂缺《如果婴儿期记忆对我们至关重要,那我们为何会遗忘它》科普认知地图
27暂缺暂缺科技数字乡村
37光明网《舌尖心上 文明滋味》文化饮食与文明
40凤凰网《14亿中国人从何而来?》历史人口调查
 
  言语理解与表达文段均来自官方网站。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文段一般来源于人民日报等官方网站,选题来源与以往省考中文段的出处差别不大,要求考生们要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平时要注重阅读官方网站的新闻时事。
 
  文段题目题材涉及范围较广。对于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文段题材的选择类型进行分析,言语理解与表达文段题材涉及到科技、文化、科普等多个方面,尤其对于科技和文化方面的文章考查较多。从题材涉及范围也可以看出此次省考对考生的阅读理解知识面要求较高。
 
  文段话题均为常见热点话题。从言语文段话题的汇总可以看出,话题既有“科技创新”等国家宏观层面的,也有“数字乡村”等贴近政府工作实务的具体话题。可见,既“了解国家大政方针”,也能够脚踏实地“务实工作”的人才,才是国家要选拔的人才。
 
  通过对2022年326考言语的整体分析,相信各位小伙伴已经对言语理解与表达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备战其他省份公务员考试的小伙伴应该也有了更明确的备考方向吧!那就不要停下脚步,努力向前吧!

      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