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即将高考的考生——高中物理关键知识点剖析(12)
关键知识点(12):对人造地球卫星(或行星)部分知识的归纳总结。 这部分知识,由于涉及到的物理量较多,学生普遍感觉到难。实际上,学生只要掌握了以下几点,本部分的题目的解决应该是百发百中。 1.中心思想:除近地卫星和同步通讯卫星外,其余的卫星的轨道都是椭圆,但在高中阶段,卫星运行的轨道都按圆轨道处理,而且干脆认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的向心力由地球对人造地球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 2.解决人造地球卫星问题的五大基本公式: 五大基本公式 说明:首先,(1)式有两个变量——卫星质量m和轨道半径r,余下的四个基本公式只有一个变量r。其次,(1)和(2)圆和椭圆轨道均适用,(3)(4)(5)只适用于圆轨道。再次,审题时应注意是否是圆轨道?将已知量转化为半径r后,用五大基本公式分析即可。 3.一个黄金替代: 在忽略地球自转,并将地球视为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球体的情况下,地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就等于其受到的万有引力,即: 黄金替代公式 但是R必须是地球的半径,g必须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4.三大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7.9km/s。 物理意义:可以说是圆轨道的最大速度,也可以说是最小的发射速度。 来龙去脉: 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 特别说明:不仅要会计算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还必须会计算其它星体的第一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11.2Km/s。 第三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16.7Km/s。 5.同步通讯卫星: (1)相对于地球表面是静止的,所以同步通讯卫星运行的周期和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周期和自转角速度。 (2)同步通讯卫星只能定位于赤道上空。 (3)同步通讯卫星定高度(离地球表面3.6万公里)、定速率。 (4)在解决同步通讯卫星问题时,五大基本公式均可应用。 6.卫星的发射过程处于超重状态;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凡是和重力有关的仪器不能使用;凡是和重力有关的实验不能完成;卫星的回收过程也处于超重状态。